推荐文章

“女排赢了”看年轻人才的培养

2016-08-22 14:28:00   作者:李言生    点击:

昨天中国女排赢了的信息已经刷爆了所有媒体,不仅是因为时隔12年中国女排又一次夺得奥运会冠军,很大程度是我们想见证中国女排这些新瓜蛋子们是否真的可以连克南美劲旅、北美劲旅、欧洲劲旅!是否真的会有奇迹?中国女排笑到了最后!

赛后央视新闻很快做了一幅图,其中提到本届中国女排的主攻朱婷21岁,张常宁20岁,副攻袁心玥19岁,二传丁霞26岁,两个接应杨方旭22龚翔宇19岁,后者就是最后一个发球让对方接球不到位被惠若琪打了一个探头一定终局。这些队员都是决赛的参赛队员。年龄的背后,不仅仅是告诉我们她们多年轻,更关键是隐含着人才培养的梯队感、和人才培养的发展观,4年后的东京奥运会,这些年轻队员正是大赛的最佳年龄,精力、体力、经验都是顶点,这种磨砺,如果不是用传承、可持续的视角来谋划的话,那么我们看到的就是中国羽毛球队的现壮。

人才的培养适用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工种。我们姑且不提举国体制为女排选择队员开了很多绿灯,我们就聚焦于人才的培养来延展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求各级领导者心胸开阔、志存高远,要充分授信,信者方立。没有人从进场开始就是攻防全能、顶天立地,这个时候要学会鼓励、引导、言传身教(刘国梁训练张继科的视频目前在网上比比皆是),既要自己会做, 更要带着大家会做。单纯依靠个体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个米哈伊洛维奇不能拯救塞尔维亚队,一个朱婷也不必然让中国队夺冠,只有在一个讲求公平、公正、开放、平等、协作的团队氛围中,才能激发每个人的实力与潜力,所以领导者不能被瑕疵蒙蔽双眼,要学会放大团队成员优点,引导他们规避缺点,个性化培养每个人的成长路径,接受每个人的不完美,鼓励大家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更出色,只有关注大家的每一点进步,才能形成更有持久性的团队战斗力;

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团队成员本身的放下与打开。每一个成员的出身、教育、职业历练、情感历练的差异化,而要求整齐划一的管理是很具有挑战性的,所以规则和规矩只能界定基础部分,但不能确保个体成长的速度和高度。这个时候,就要求每一个成员首先要学会谦虚,识别身边在专业、管理上走在前面的同业与前辈,每一个人的知识都是自己在跟头中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没有人会随便成功,所以想学习,请先准备好你的姿态和心态,放低自己,用好奇的眼光发现前行者身上的闪光点,用刨根问底的求知欲与前行者深入探讨而不是浅尝辄止,用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去验证和修正前进者不够完美的地方(公关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专业要求,善意的提醒只会让大家更珍惜彼此的价值),这种心态上的准备对于新人而言一定会获取更多被引领的机会;还有一个对新人很重要的就是“打开”,不要以己读人,每个人的独特性都有其合理性,所以要坚持不排斥、善理解、找思路、达共识,过去的经历不会简单拷贝各自的未来经历,魏秋月如果在伦敦奥运会后就退役也不会有今天的胜利(原本魏是郎平在考虑其技战术的完整性与先进性后准备放弃的),所谓的不离不弃,一定首先是一方的持之以恒,所以,要让自己更开阔,放下“你以为你想的是对的”,时间是会证明,往往“你以为的”都是你畏惧的,而你敢于面对的,都将助力你走向更好。

 

 


上一篇:这一次,站在乙方看甲方 下一篇:最后一页